新闻详情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2022年中国高血压年会隆重闭幕,高屋建瓴 与时俱进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要点重磅发布
biozon 2023-03-13

“聚焦高血压规范管理、共促防治事业前行”,2023年3月10日-12日,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等共同协办的2022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24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线下主会场+云端直播的形式隆重召开!



本届年会为一场国内多地互联、国际前沿互通的高血压学术盛会。会议邀请到了国内外著名大咖、知名学者组成最强阵容,结合国内外高血压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中外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精彩学术分享,并聚焦领域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从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到社区管理,全方位探讨高血压的防治及相关疾病的管理方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版)》要点的重磅发布是此次大会重点内容之一,多位大咖对指南更新的要点进行了系统介绍。

 

王增武 教授

《流行病学与心血管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已取得较好成绩,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男性、中青年、农村和少数民族人群应为加强高血压防控的重点人群。
•高钠和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高龄等是我围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2.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


王继光 教授

《血压测量与诊断性评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各种血压测量方法评价
•常规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自动诊室血压测量系统将有助于诊室血压测量的规范化。
•应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确诊高血压,评估降压疗效,识别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与难治性高血压。
2.诊断性评估
•诊断性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
②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③寻找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从而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程度,指导诊断与治疗。





张宇清 教授

《降压策略与目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降压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降压药物治疗的获益主要在中危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以及高危及以上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中得到证实。
•降压治疗中需要对获益和潜在的风险进行权衡,特别是高危及很高危患者,多种合并症和老年患者。
2.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包括血压水平在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
•血压水平≥160/100 mmHg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血压水平140-159/90-99 mmHg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和中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周~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和中危者,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可以从药物降压治疗中获益,建议继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孙宁玲 教授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干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
➤减盐措施更明确、精准:限钠由原来的<6g盐,减少到了<5g;➤用简易点尿公式评估食盐摄入量;
2.合理膳食
新版指南推荐患者采用DASH饮食、CHH饮食和辣膳食模式,以降低血压。
3.限制饮酒
➤任何类型的酒精对人体都无益处,使健康损失最小化的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4.控制体重
➤正常高值血压及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积极控制体重;
5.运动干预患者可采取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冥想与呼吸训练、柔韧性训练与拉伸训练等运动干预措施。


张新军 教授

《特殊人群血压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老年高血压
➤一般情况下,65~79岁老年人血压≥140/90 mmHg应开始药物治疗,≥80岁老年人SBP≥150 mmHg可开始药物治疗;并存衰弱等老年综合征者,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可适当放宽。
➤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心血管风险高危者应及早启动药物降压以改善预后,经老年综合评估(CGA)等评估后在患者可耐受前提下可采取较严格的降压策略。
2.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时应启动降压治疗。
➤将110/70 mmHg设定为降压治疗的安全下限可能是合理的。
3.难治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需同时符合诊室和诊室外血压评估标准。
➤需严格排除以及寻找导致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
➤需筛查潜在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尤其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靶器官损害等综合评估。


李南方 教授

《继发性高血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约占10%,来自特定人群的研究显示其占比远超预想。继发性高血压是有因可循、病因明确的高血压。除高血压造成的心血管危害以外,还有独立于高血压之外的心血管损害治疗原发病可以改善或治愈高血压。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
➤PA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约占5%~15%。➤典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高醛固酮和肾素抑制。➤诊断流程包括筛查、确诊、分型定侧三步。
➤治疗方法根据疾病分型和手术意愿进行选择。
2.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PCC)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副神经节瘤(PGL)来自交感神经链,合称PPGL。患病率PCC为80%~85%,PGL为15%-20%。➤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筛查手段包括测定儿茶酚胺及其中间代谢产物,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强调终身随访。
3.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库欣综合征:约80%的库欣综合征患者合并高血压。一线治疗方法为通过手术时皮质醇恢复正常。降压药物首选RAS系统抑制剂,其次为CCB。➤甲状腺疾病:甲亢与甲减可引发高血压。甲亢患者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甲减患者的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



目前中国高血压发病人群大,危害大,可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引发死亡等恶性事件,高血压的诊断评估中需判断高血压的原因,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做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因而进行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佰辰医疗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套餐

仅需一管血,可对3种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嗜铬细胞瘤、原醛症、库欣综合征)精准筛查及分型诊断性评估。方法学采用指南推荐“金标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进行检测。

儿茶酚胺、醛固酮等为激素类小分子物质,在生物体内含量很低(达pg级)、结构相似、种类繁多,常规免疫方法受限于抗体识别不准、交叉反应很难区分、干扰偏差较大,易造成假阳性结果,特异性低、重现性差、难以标准化,且通常 1 个试剂盒只能测定 1 种物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由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干扰较低、多指标同时分析、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更易标准化等优势,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检测方法的诸多问题与不足。